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论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与当代儒学的新形态

时间:2011-05-06 21:52:33  来源:  作者:
T恤或休闲装了。这是应时变化,取其简便。又如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变化。现在许多简化字,其实可以从甲骨文、金文或竹简、帛书中找到。可见由简到繁固然是文明的进步,但有时候,简化却是文明发展的更高层次。儒学就是抱持文明进化的历史观看待历史的,先儒所谓“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正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历史观。

 

三、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及其普世性

如上所述,儒学的根本精神并非伦理本位主义,而在于其“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那么,构成这一根本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什么呢?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大儒的阐明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家价值观的观念体系,这个观念体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表述不尽相同,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念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提出并确立起来。

例如在孔子那里,谈得最多的是仁与礼,但也多次论及义、知、圣、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中庸等价值观念。孟子讲得最多的是仁、义、礼、智,但也多次阐述了恻隐、恭敬、辞让、善恶、诚信、良知、民贵君轻等价值观念。而自汉唐至明清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社会里,基本上把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纲五常”,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然而在君主专制社会里,实际上只注重于贯彻“三纲”,而没有真正地落实过“五常”之道。

经过近百年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批判旧文化”之后,人们对儒学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彻底的审查与反思,进行了一番“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辨别”工作。但儒学中真正精华的东西是什么?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甚了了。且不说那些自封是“坚定马克思主义者”而把新儒学说成“文化保守主义”必欲“绝其道”而后快却不知儒学“精华”为何物的人,就连某些自以为是“新儒家”的人,也不甚了解儒学“精华”到底是什么,而在那里大喊“三纲五常万岁万万岁”的口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奢谈什么“以纲常伦理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却不了解伦理与道德是有根本区别、传统儒学的“纲”与“常”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那么在儒学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那些观念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呢?在我看来,就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这四大范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祖传孔子铜像简介
祖传孔子铜像简介
衢州孔庙向温岭孔氏赠送孔子铜像
衢州孔庙向温岭孔氏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