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孔子铜像
孔子铜像是温岭市江绾孔子后裔保存至少有一千多年的传家之宝,高26厘米,重1公斤,冠后起两柱横簪,缙笏端坐,形状古穆,铸相奇妙。江绾孔子后裔及附近群众对孔子铜像历代敬之如神,由有威望的族人专门保管、珍藏。仅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礼式,擂鼓鸣炮,撑伞遮像,有卫士二、三人专程奉送,观众目视相迎至宗鲁堂,供族人和群众瞻仰祭拜。据传说,此孔子铜像二个半,山东一个,江绾一个,福建半个。但至今也没有发现类似的孔子铜像。又据传说这尊孔子铜像非常灵验。其一,施法护主。在五代后晋天福五年孔延集从福建莆田乘着一叶扁舟,胸怀这尊祖传的孔子铜像,飘洋过海,在大风大浪里颠波了多少个险象环生的日日夜夜,才到达浙江温岭江绾这个地方,就是这尊孔子铜像施法护主的结果。其二,自身保护。孔延集次子宗程迁往玉环楚门日岙后,其子孙想请去这尊铜像放在自己村上祭祀。当请到何家至日岙的岭头时,请铜像的这位族人肚子痛得无法忍受,连一步路也不能走了,实在无奈,也只好把这尊孔子铜像送回原处。其三,保佑孔子后裔和附近群众繁衍、安康,学业进步和风调雨顺。许多群众说铜像在江绾,江绾山头没有一个小虫子,文革中把这尊孔子铜像抄去,小虫子满天飞,咬得人的皮肤疙瘩一块一块,铜像请回去,小虫又一个也没有了。这尊孔子铜像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造反派抄去,幸亏在原市志办主任吴小谦、原市展览馆馆长叶祥土等有关领导和同志的保护、支持下,及江绾村干部的迫切要求下,才完好无损,于1979年回归老家端严正坐。分布在玉环、乐清、宁海一带的江绾籍孔子后裔纷纷前来庆贺祭拜。近年来每逢古历8月27日,各地的孔子后裔和附近群众云集到宗鲁堂举行纪念孔子诞辰活动,使这尊孔子铜像更加庄重,显得更有价值。
关于这尊孔子铜像在什么年代铸造,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有个鉴定意见,附后。并附孔子铜像像片一幅。
孔繁廉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