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上午,浙江省儒学学会三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绍兴新昌如是书院隆重召开。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吴光,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锦炎,副会长王福和,原副会长洪永铿,副秘书长王晓华、孟万成等学会领导和来自杭州、绍兴、温州、台州、温岭、磐安、衢州、桐乡、平湖、浦江等地的96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由王福和副会长主持。
曹锦炎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学会2019年度工作报告。他指出:2019年,浙江省儒学学会始终坚持以研究儒家学说、复兴中华国学为己任,大力推动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国学的传承与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截止10月底,学会主办两场学术会议,分别是在宁波召开的“纪念王阳明逝世490周年暨阳明心学学术报告会”、福建建阳召开的“闽学与浙学:以朱子学为中心”学术研讨会,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2019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阳明学与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徽学·蜀学·湘学高层论坛、江南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等国内外重要理论研讨会议,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开拓视野、促进儒家文化繁荣、挖掘儒学当代价值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与浙江图书馆合作开展《王阳明公开课》公益系列讲座12讲活动;组织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为“余姚阳明古镇”规划设计提供专家论证;讲师团成员在省内外各大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开展国学儒学讲座数十场,将儒学教育、传播、普及推向新境界。今年学会科研项目取得新成果: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重大项目——《浙江儒学通史》(五卷本),全书《总论》《汉唐卷》《宋元卷》《明代卷》已完成定稿,《清代卷》《近现代卷》将于年内修改完成。吴光会长主持的百万字《王阳明大辞典》获立项,现正紧张有序的编纂中。曹锦炎副会长撰写的学术专著《古玺通论》(修订本),荣获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文澜弘道续编》编辑工作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底完成。学会目前共有团体会员27家,既有高校社团组织、研究中心、特色小学,也有民间书院、孔庙、国学馆,还有相关文化产业单位。他们立足地方,结合自身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各种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丰硕成果。最后对2020年学会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将继续加大对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力度,开展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多做面向大众基层的普及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2019年度学会工作报告。接下来王晓华副秘书长宣读新增的三位理事、一位名誉理事简介,分别是赖泽明、王绪琴、钱志祥和汤金友,经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在会员经验交流环节,来自六家团体会员单位的代表分别上台,结合各自工作学习情况,汇报取得的成果和荣誉,探讨国学儒学普及方式方法、交流工作经验,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引发大家的共鸣。新昌如是书院的如平院长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智慧、圣贤智慧能够启迪心智、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可以解决当代人们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生命困惑、家庭问题、教育问题等等。书院开设诸多课程,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家庭教育、禅修养生、中医养生的传统文化传播基地,让更多的人受益。桐乡吕留良研究会的吕燮强会长向大家介绍了目前研究会的基本情况,指出吕留良以他的理学思想、道德文章、翰墨诗词,特别以他“明清鼎革,遁迹家园”“大义不磨”的民族气概、节义精神和凌凌风骨,为后人建起了一座可供仰视的精神丰碑。这也是研究会学习、研究、宣传吕留良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儒学学会的刘应全副秘书长简要回顾了学会成立的缘起:从2007年由浙商大十几名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共同发起组织的“儒学茶座读书会”到“国学经典读书会”,再到学会正式成立,“重读经典、关照心灵”的宗旨始终未变。12年来共组织活动30余次,覆盖面广,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被浙江省总工会评选为“优秀阅读之家”的荣誉。衢州学院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的刘小成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儒学普及和传播的一些思考。他认为对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价值,我们应该尽可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不能过分夸大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否则会事得其反。普及者和被普及者应该是一个信任、被信任的关系。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普及方式。余姚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的谢建龙副会长说:研究会成立于1984年,目前有会员60人。成立35年来,始终致力于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姚江乡贤资料及乡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利用等工作。会员在撰写学术论文,开展历史文化学术交流、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杭州经济开发区文思小学(海达书院)的吕建生校长为大家播放了一段学校的VCR:灰白相间的中式建筑风格,孔子像、凉亭、匾额、画廊……古色古香的装饰风格,让人眼前一亮。文思小学是一所国学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开设有琴棋书画武术等课程,积极构筑杭州东部现代书院教育群落,关注孩子的生命、生长、生活,全心致力于打造 “江南教育文化公园”。会上,吴光会长代表学会,向如是书院颁发“家风文化宣教基地”匾牌。
最后吴光会长作总结发言。首先他对学会自成立十二年来的工作,作了一个简略的回顾;对广大会员在国学儒学普及传播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对当前儒学复兴的现状,从官、学、民、企四个方面做了论述,对儒学复兴前景看好,并认为儒学复兴“关键在领导,主力在学者,群众是基础”。学会弘道活动顺利的开展,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视、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对学会今后的任务,吴会长提出三个方向。首先是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的关于“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学习儒家的经典、大家还要互相学习交流探讨。只有用心学习,才能把握精神,付诸实践。第二是弘道。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都是我们弘道的方向。第三是践行。学儒学、用儒学,知良知,用良知。指出“学者要行,行者要学”,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
本次大会由新昌七盘仙谷如是书院承办,活动安排丰富多彩。26日下午,代表们参加了书院主办的游园活动:参观儒林、球场、农作园、在射圃体验射礼文化、品尝新昌地方美食等。晚上学会还组织举办了“儒学与家风家教”主题会讲活动,王福和副会长主持,吴光先生、如平先生、邓新文先生、谢建龙先生为会讲嘉宾。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讲以期鉴古观今,从古人身上找到当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给以启发和应用。会讲主题贴近生活,台上嘉宾、台下听众互动不断,气氛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