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刊物

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会刊---第三期(总21期)

时间:2011-05-25 14:54:08  来源:  作者:

  二、温岭孔庙的沿革
温岭孔庙始建何时?据《太平县志》记载,是和温岭县建制相伴而建。初建是太平县首任知县常完,他“相地县西北百千山下(今县后山)建立”。不久,山洪暴发常冲击,成化七年(1471)徙县治五百步范五经故宅处(即今横湖小学校址处)重建。成化十一年(1475)知县袁道又扩建戟门、棂星门、泮桥等,以壮其观。成化二十年(1484)县丞范亮又扩建,而后知县丁隆(成化间)刘弼(弘治间)、毛衢(正德间)、曾才汉(嘉靖间)等进行多次修葺。至清嘉庆五年(1800),夏,台风成灾,水浸县城,孔庙墙围被冲坏,因地势低洼,庙内积水甚深,房屋受损。知县李承起与绅士谋修葺,而未成。次年(1801年)杨蕴华(号舫秋)来县任教谕,把修复孔庙列入政府议事,“引为已任”,组织筹措资金,自己带头损奉禄。在他带头影响下“一倡百和,咸踊跃捐款,积金得六千余金,动工兴建”。为求长远计,把孔庙基础“升基五尺”。施工中杨蕴华“日亲董事,匠役欢赴,逾年落成”。建成后,居台州首位。台州知府特通阿赞尝其事,新作《重修太平县庙学记》,文中高度评估了杨蕴华和地绅林乔丰、叶盼、林德瑜、叶本桐等董事功绩,盛赞修得好。其文有“肃观瞻,崇体制,堂哉皇哉,用以彰圣代文明之治,而邑之人材乐育,亦庶几科其可焉”。
  此次大修之后,后来常有岁修,至解放时大体仍保持原貌。1949年6月29日温岭县人民政府成立大会,还在孔庙召开。此后横湖小学,文化单位日益占用,1958年新建人民路,拆去许多,此后孔庙荡然无存。
  三、温岭旧孔庙规模
  温岭旧孔庙规模宏伟,大体仿曲阜孔子庙模式。整体规模分三轴,中轴为孔庙主体,东西两轴,按功能而建。中轴前有河,过登云桥,左右有两坊,左名兴贤,右名育秀,后改为腾蛟、起凤。过桥有棂星门三间 ,门高二丈有奇 ,进门有泮池,池中有泮桥,周有露台。进入大圣门,有房三产,左列名宦,右列乡贤。先师庙大殿三间,中列孔子神位,东配颜子、子思;西配曾子、孟子。东哲五位,文子腾,冉雍、子路、子贡、子夏;西哲五位,冉耕、宰我、冉求、子游、子张。西庑各有七间,庑左有神库二间,学仑一座,右有神厨二间,最后有号房四间。殿后有明伦堂3间,壁有卧碑一座,刻历代科举中举名录。其后有崇圣祠。中轴约有34间。东轴有鹤鸣书院、讲堂、书房,尊经阁,训导署,书院后有凉亭,名敬一亭,即旧杏坛。西轴有射圃,“缭以石墙,内场地广五丈,长三十丈”,有亭名观德亭,有教谕署,启明祠等等。


乡贤祠,位于孔庙东,初祀乡先达王居安、戴良齐、盛象翁,郭木贯 ,王叔英,叶黻六人。续祀谢省、应志和、林鹗、黄孔昭、谢铎,共十二人;后续祀:邱应辰、李茂弘、程完、林纯、李匡、林克贤、林霄、缪恭、陈彬、赵大佑、戴豪、黄绾、许鸿儒、赵崇贤26人;后续祠:叶良佩、周鉴、林茂冈共计29人。
附《嘉订太平县志》和《光绪太平续志》刊文庙图二幅
四、重建温岭孔庙的呼声
孔庙作为人文精神的一种标志,常受到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怀念,特别进入90年代以来,政通人和,经济繁荣,学术活跃大好时代,更引起老一代文人的怀念,随着温岭文化强市建设的推进,重建孔庙呼声愈来愈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史罕人”王伯敏,在他《“四十而不惑”解》一文回忆中写道:“横湖小学的校址,靠近东门的孔庙,在校时,经常到神台上闹,但都不会去乱摸孔子的神位,孔子十五志于学鼓励我们用功读书”。山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老教授骆承烈,95、98两次来温岭讲学时,都提出建议,重建孔子庙的倡议,特别98年那一次,再三和孔学会几位领导人讲,“温岭是一个大市,经济上去了。文化亦搞得不错,应有条件重建孔庙,以更好地崇尚人文精神,推进文化建设。”
市内许多有识之士,亦都以不同的方式建议政府重建圣庙。太平镇有一位老年人,几年来连续上书政府有关部门倡议重建孔庙,言辞很激烈。温岭知名人士,企业家郭东初在2000年温岭市孔子学会年会在会上发言,倡议重建孔庙,当即受到孔春才等许多同志的附和涌跃发言,并得到与会同志热烈鼓掌。吴志文同志在创建温岭文化大市座谈会上,还代表学会,提出重建孔庙的倡议,并要求将此项工程纳入创建《文化大市纲要》内容之内。
该不该重建孔庙的争论,看来今后定会继续。

作者:温岭市孔子学会副会长



己卯孔圣诞日作



半壶浊酒即沉醉,枕上听潮响鼓鼙。
如驾扁舟赴瀛海,且陪夫子出瑶溪。
山花纷谢飞相送,鸥鸟低迴绕橹啼。
云水茫茫泊何处?蜃楼海市晓烟迷。

听吴光新加坡讲学归来话观感

生前不忍乘桴去,死后英灵逐异邦。
君子居之何陋有,弦歌处处绕书窗。

题《论语》六章(节选)

花谢草枯也久矣,未闻木铎送清音。
登高环顾皆秋色,扑面西风泪满襟。

饭碗饮水岂嫌贫,枕以曲肱聊胜荤。
文仲雕梁又画栋,于吾富贵若浮云。

天下滔滔尽浊流,胼胝手足未尝休。
每逢洪涝辄思禹,多少亡魂赴越州。

季孙财富过周公,冉有为之敛不穷。
凡我同门须记取,先师遗嘱鸣鼓攻。

为忧无道壮心悲,聊假磬音抒块垒。
荷蒉唯明厉揭而,安知天下没于水。

夫子之墙高数仞,从来寡有得其门。
叔孙武叔年年吠,何损孔祠万世尊。
作者:林定川
温州市财政局科研所




召开纪念孔子诞辰2552周年暨联谊大会



  10月13日上午,温岭市纪念孔子联谊会在宁海县孔子后裔聚居地─沥洋镇沥洋孔村召开了纪念孔子诞辰2552周年暨联谊会年会。来自温岭、玉环、乐清等地的会员代表和沥洋孔村会员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宁海县沥洋镇人民政府镇长吴绒芬、温岭市原政协副主席陈诒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由联谊会理事孔三安同志主持,联谊会副会长、宁海县联谊小组负责人孔德仁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会员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吴绒芬镇长和陈诒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吴绒芬在讲话中指出:孔子的思想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开好这次联谊会对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孔子儒学精神;对于宣传沥洋,加快沥洋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陈诒同志在讲话中说:孔子学说中的积极精神,蕴含着巨大而勇往直前的奋斗力量和鼓舞中华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奋发进取的创造热情,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孔子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对于我们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新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衷心祝愿沥洋镇及其沥洋孔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乡,为宁海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还开展了学术交流,由几位常务理事宣读了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等人撰写的4篇论文。
  最后,联谊会会长孔春才说:这次会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借此机会,我代表联谊会向支持这次会议的沥洋镇党委、政府,宁海振兴禽业有限公司、宁海茶山林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纪念孔子诞辰2552周年暨联谊会年会的讲话

宁海县沥洋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吴绒芬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纪念孔子诞辰2552周年暨联谊会年会在宁海沥洋镇沥洋孔村隆重召开。应邀前来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各级领导、会员代表以及社会研究儒学的各界知名人士,在这里共同研讨孔子学说,交流研究成果,纪念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宁海县沥洋镇党委政府向今天到会的会员代表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是全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不仅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文化历史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召开这次纪念孔子联谊会,对于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孔子儒学精神,对于宣传沥洋、宣传宁海,进一步加快沥洋镇的两个文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宁海沥洋是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镇,人杰地灵,然而沥洋孔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这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发展,至今还有一部分群众尚未真正富起来。为此,我希望沥洋孔村以纪念孔子联谊活动为契机,广交社会各界朋友,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沥洋孔村和沥洋镇乃至宁海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大家用历史的科学的态度,用辩证的、分析的眼光来领悟孔子学说,藉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衷心祝愿纪念孔子诞辰2552周年暨联谊会年会圆满成功!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祖传孔子铜像简介
祖传孔子铜像简介
衢州孔庙向温岭孔氏赠送孔子铜像
衢州孔庙向温岭孔氏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