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干卦·文言》引孔子之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就是典型的“整体和谐”思想。后起的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尽心知性则知天”的思想,《中庸》所谓“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的思想,都是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的。第二层次是讲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群体和谐。《尚书·尧典》所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思想,宣扬的是邦国之间、族群之间的和谐局面,而《礼记·礼运》中描述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理想,实质上是提倡保持“多元和谐”的“大和”(即“太和”——最高境界的和谐)社会理想。《周易·乾卦·彖辞》所说的“保合大和……万国咸宁”,与上引《尚书》之言意义相近,即以保持“太和”为群体和谐的境界。第三层次是讲人际关系的道德和谐。儒家一向把“和”与“中”作为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崇高道德观念。记载周代礼制的儒家经典《周礼·地官·大司徒》就有“六德”之说,将“和”与“知、仁、圣、义、忠”并列为“六德”之目。《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将人的喜怒哀乐自然情感升华到致中达和的道德理性,又将这“中和”的德性提升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整体和谐的宇宙观。该篇又引孔子所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之言,把“中庸之德”作为判别君子、小人的最高道德标准。《论语》中记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记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学而》),这都是以“和”为德之证。
概言之,儒家的和谐思想,是整体和谐、群体和谐与道德和谐的辩证和谐观,是以承认“不同”为前提而以“太和”为最高境界的多元和谐观。而儒家多元和谐观的基本价值观,则是以仁、和为核心、以义、礼、智、信、忠、孝、廉、耻为主要范畴的道德人文主义思想体系。
古代的墨家虽然有“尚同”、“明鬼”、“天志”等与和谐文化相矛盾的思想主张,但其基本主张是追求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和谐的。在墨家的“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基本主张里,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与和谐思想。《墨子·兼爱上》说:“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又说:“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在墨家看来,天下大治的标准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国与国和平共处,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父子各守道德名分——这样的社会理想,正是一幅和谐社会蓝图,与儒家“小康”社会理想殊途同归。因此,我们可以将墨家的和谐思想概括为以“兼爱”为中心的和谐观。墨家认为,天下之所以产生祸乱、篡夺与怨恨情仇,是由于“不相爱”的缘故,而救治乱世的根本办法,即在于“兼相爱、交相利”。他们认为,如果人们都能做到“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就能达到“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的理想境界,所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是“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4/31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