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及其普世性
如上所述,儒学的根本精神并非伦理本位主义,而在于其“以德为体,以人为本”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那么,构成这一根本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什么呢?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大儒的阐明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家价值观的观念体系,这个观念体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表述不尽相同,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其核心价值观念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提出并确立起来。
例如在孔子那里,谈得最多的是仁与礼,但也多次论及义、知、圣、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中庸等价值观念。孟子讲得最多的是仁、义、礼、智,但也多次阐述了恻隐、恭敬、辞让、善恶、诚信、良知、民贵君轻等价值观念。而自汉唐至明清长达两千年的君主专制社会里,基本上把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纲五常”,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然而在君主专制社会里,实际上只注重于贯彻“三纲”,而没有真正地落实过“五常”之道。
经过近百年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批判旧文化”之后,人们对儒学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彻底的审查与反思,进行了一番“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辨别”工作。但儒学中真正精华的东西是什么?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甚了了。且不说那些自封是“坚定马克思主义者”而把新儒学说成“文化保守主义”必欲“绝其道”而后快却不知儒学“精华”为何物的人,就连某些自以为是“新儒家”的人,也不甚了解儒学“精华”到底是什么,而在那里大喊“三纲五常万岁万万岁”的口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奢谈什么“以纲常伦理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却不了解伦理与道德是有根本区别、传统儒学的“纲”与“常”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那么在儒学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那些观念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呢?在我看来,就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这四大范畴。
所谓“仁爱”,按照孔子、孟子的说法,就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强调人的道德自觉、普遍的“仁民爱物”精神,由此而发展出从民本走向民主的人文精神。像明清之际文学家张岱说的“予夺之权,自民主之”
18/43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