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才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理念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文化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道”与“德”是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一般而言,“道”属于最高层次,“德”属于第二层次。但诸子百家的“道、德”内涵是很不相同的。例如,道家之“道”,是一个无所不在、自在自为的观念性本体。道家之“德”比“道”低一个层次,如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老子》第38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老子》第51章),“德”是“道”具体体现;儒家之“道”则是集政治、伦理、道德功能于一体的主宰性观念,是根本之“德”,是人生的根本原则、政治的理想和治国安民的战略。例如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孟子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董仲舒称“道之大原出于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等等,其所论之“道”,就是人生的根本原则、政治的理想、道德的境界。儒家所论之“德”是所得之“道”,所谓“德者得也”(《礼记·乐记》),是指对“道”的体悟、实践,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孔子所谓“君子之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四种“德行”。在《论语》里面,孔子在不同场合下论及大道至德的多种表现形式,例如仁、义、礼、知、圣,中、和、忠、恕、敬,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等,都可以视为孔子之“道”的德目。所以儒家系统中的道、德关系实质上是体用关系,道是根本之体,德是道之体现,或曰道体之用。
那么,儒学之道最核心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一个“仁”字。孔子虽然提出了20多个道德价值概念,但讲得最多的是“仁”。“仁”是孔子学说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价值理念,是具有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的道德范畴。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的确立,是儒学道德主体性特性的确立。孟子说:“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天下之道只有两类,一是仁道,二是不仁之道,这是对孔子核心理念的精辟概括。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